|
今年的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预热全民国家全教育日系列活动,上海大学保卫处邀请宝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罗凯走进春季学期第一周的《安全、逃生与避险》课的课堂,从法律角度解读大学生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此次活动也得到了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宝山分局的大力支持。 安全生产办公室副主任、保卫处处长徐义圣首先介绍了由保卫处领衔主讲的通识教育课《安全、逃生与避险》的课程概要,指出本课程是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有效阵地。课程由保卫干部、公安民警、医务工作者等专家学者围绕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紧密结合大学生实际,以理论教学、案例剖析、实操指导等方式展开,从意识、知识、技能、行为方面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素养。 罗凯在课堂上以案释法,向同学们普及了《国家安全法》和《反间谍法》的相关内容,提醒同学们现在一些境外机构通过胁迫利诱,把“黑手”伸向了涉世未深、防范意识不强的大学生,告诫大家要时刻坚守法律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不为利益所动,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同时他还提醒同学们要牢记国家安全举报电话:12339。课堂互动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就国家安全问题举手提问,罗凯一一解答并送上小礼物表示鼓励。此外,罗凯还分享并剖析了检察院办理过的其他关乎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个人前途命运的真实案例。 社会学院 张戈雅 今天第一次参与《安全、逃生与避险》这门课程的学习,罗老师对《反间谍法》与《国家安全法》相关条款的解读,为我们构建起了坚实的法律认知框架。境外间谍机构的手段层出不穷,他们常常利用金钱、美色甚至亲情友情,拉拢策反内部人员,窃取国家机密,给国家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害。我们绝不能因一时的私利或疏忽,沦为国家安全的漏洞。在罗老师的精彩讲授下,这堂国家安全教育课成为我学习历程中的重要一课。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强化了我的国家安全意识与责任担当。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切实运用所学知识,时刻保持警觉,积极传播国家安全知识,与身边人共同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贡献力量。同时,我也期待《安全、逃生与避险》这门课未来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此类兼具创新性与教育意义的课程,助力广大学生持续提升安全素养。 新闻传播学院 陆宸凯 通过罗老师的这堂国家安全法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法治则是守护这根基的钢铁长城。课程从诸多真实反谍反诈事例切入,结合《反间谍法》《刑法》等法律条文,让我认识到国家安全早已超越传统疆域,延伸至数字空间与意识形态领域。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法治不仅是约束,更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武器。作为青年一代,唯有将法治思维内化于心,才能在复杂局势中辨明方向,防止被利用,以行动筑牢国家安全的无形防线。这堂课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场家国情怀的觉醒——守护国家安全,需从知法、守法开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邓博文 通过今日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更与我们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检察院罗老师不仅向我们讲解了国家安全法相关的知识,而且通过现实案例生动展现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危害国家安全后的严重后果,罗老师也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共筑安全防线。 社会学院 奚玥 今天的《安全、逃生与避险》课让我对“安全”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程将视角拓展到国家安全层面,让我意识到国家安全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课程中介绍的几个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原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也许是一次不经意的泄密,也许是一次被利用的善意。这些案例警示我们,维护国家安全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需要每个公民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通过这节课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个人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公民,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并及时举报。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保卫处将利用好《安全、逃生与避险》的课堂阵地做好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并将围绕国家安全开展系列活动! |
上一条:党政办、保卫处联合开展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做好国家安全宣讲员”说课视频评奖活动
下一条:保卫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